美好教育| 當學科知識遇到了美術 ——留學部的項目式教學
時間: 2020-11-30 作者:YHJ 閱讀次數(shù): 199項目式教學的思想萌芽可追溯至 18 - 19 世紀,盧梭、裴斯泰洛齊和福祿倍爾等自然主義教育家認為傳統(tǒng)教學存在忽視學生的自我發(fā)展、教育與生活相脫離等弊病,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決策,這些思想可以被看作項目式教學的理論基礎。
項目式學習的定義
項目式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,以學生為中心,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實踐性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。它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,通過親手操作,在具體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,進而促進綜合能力的發(fā)展。項目可以是設計與制作一件產品、排除一個障礙、提供一項服務、解決一個問題或宣傳一個理念等。遠恒佳留學部學生,利用海報概括一個歷史時代;生物課宣傳保護環(huán)境或動物的想法;經濟科可以宣傳一帶一路等國家政策。同學們通過畫筆表達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。
項目式學習的過程
項目式學習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過程:首先是分組,然后是小組設計活動方案;組員分工;研究成果的展示;評價與反饋五大步驟。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,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合作;其次,進行組內分工,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領導力,尊重他人等的好的習慣與品質;研究成果展示部分,學生要通過海報或PPT向同學老師匯報自己的想法,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與想法。鍛煉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基礎上,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。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匯報與作品進行激勵評價,給與學生客觀而又建設性的建議。
項目式教學能夠有效培養(yǎng)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
項目式學習很受師生的歡迎,學生在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,能夠形成以下四種能力:
? 與他人合作,溝通的能力。
? 理論聯(lián)系實踐的能力
? 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
? 收集資料與自主探索的能力
本學期留學部同學做過的一些項目
遠恒佳留學部,本學期各學科根據(jù)教學進度完成的一些項目主要有:英語學科有厄榭家古宅的倒塌故事改編(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)、英文歌曲的譜寫(Writing an English Song Together);經濟課有中國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倡議的調查研究與演講(China’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osters)、設計一份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書(Creating A Business Plan Project);生物課的項目有自制葡萄酒(Brewing your own grape wine)、保護動物的倡議海報設計(Protecting the animals);歷史課有探索歐洲(European Exploration Presentation Project) 等等。在師生都樂在其中,沉浸在探索與創(chuàng)造的樂趣中,收獲頗豐。
項目式學習對學校與教師的要求
學校要給老師一定的教學自由度,提供較為寬松的教學教研平臺,鼓勵老師探索。教師要熱愛教育,勇于嘗試新的教法;愿意進行角色轉換,讓學生成為學習知識的主人,自己成為一名教學的設計者,為學生提供背后的支持指導;再次,教師本身要有豐富的知識背景,不斷學習,對新事物充滿好奇。
教無定法,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與創(chuàng)造力、充分發(fā)揮學生主動學習能動性的教學方法,無疑問是好的教學方法。留學部項目式教學方法在英語、經濟、歷史、政府學、生物這些課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,學生學習興趣濃厚,教師在項目的把握,與組織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。項目式教學值得提倡!
文稿:郝衛(wèi)紅
圖片:留學部學生作品
編輯:蘭蘇
審核:程琳娜
責編:張勇